【编者按】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致信中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更加崇高的使命,为进一步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教育部发布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9月7日,辽宁省召开全省庆祝第40个教师节大会,会议号召要进一步健全教师表彰奖励制度,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学校将积极响应大会号召,持续推出校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以及优秀教师事迹,以先进典型带动感召更多的集体与个人见贤思齐,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深耕一线 笃行致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优秀教师基础教学部陈晓庆
一、人物简介
陈晓庆,女,中共党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基础教学部思政课教师;担任思政教研室主任;先后被评校级青年教学名师、“最美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优秀教师、“最美家庭”等。长期从事一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工作,担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多门课程教学任务,主要研究方向聚焦大思政课建设,致力于推动教学改革和研究。
二、优秀事迹
(一)深耕教学,孜孜不倦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她从教十五载。面对校区教学任务极其繁重,师资紧张的困境,她迎难而上,从未退缩。她常年肩负着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等多门课程教学任务,其教学工作量更是多年来名列教研室前茅。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她深知上思政课不易,讲好一节思政课更是不易。从教伊始,她虚心向前辈学习请教,随堂听课助课,教室第一排经常会有她的身影;十几本厚厚的备课笔记,记录着她每时每刻的教学感悟和教学素材。她的付出,也为她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斩获殊荣。先后荣获辽宁省“精品教案”一等奖、校“青年教学名师”、校思政课大赛二等奖、校微党课一等奖等奖项。
(二)锐意革新,砺行致远
陈晓庆老师视野开阔,思想解放,开拓创新意识强。在完成艰巨的教学任务同时,她孜孜不倦地探索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她以“大思政”育人理念,以“思政工作坊”为平台载体,探究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思政课与课程思政、思政课与其他思想政治育人主体同频共振的实施路径。
她带领教研室团队,先后实现教研室7门核心主干思政课全部实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创新。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她带领教学团队先后实施“微电影”实践教学法、“声临其境”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专题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表达和创新,进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让思政课“入脑”“入心”。
近两年陈晓庆老师个人先后主持完成校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统战项目3项、市级课题2项,以第三人身份完成省级课题2项,以第6人身份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参与完成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其中1篇为光明网网络文章。近两年思政教研室年均获批市级校级各类项目10项以上,省级课题1-2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
(三)无私奉献,以身作则
自2011年担任思政教研室主任以来,陈晓庆同志勤奋敬业,在工作中无私奉献,以身作则。关心团结同志,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善于与广大师生员工打成一片。在她的带动下,思政教研室克服了教学任务繁重、师资紧缺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校区思政课教师教学梯队的建设。通过“传帮带”方式,一对一辅导青年教师;通过以赛促教方针,鼓励青年教师踊跃参加校级、省级各类思政课教学技能竞赛。近两年,获省教学竞赛一等奖3人次、三等奖5人次;获省“精品教案”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3人次;先后有4人次获校“青年教学名师”荣誉称号、2人次获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思政教研室曾两度获评校先进集体、校先进基层党支部、市“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学习没有止境,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歇,在这三尺讲台上,她将砥砺前行,在奉献中擦亮党旗,在坚守中构筑育人基石。
锐意进取 追求卓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优秀教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郭春彬
一、人物简介
郭春彬,男,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学院教师,担任材料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先后被评为辽宁省第十四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我最爱的老师”等。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讲授《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陶瓷材料》等7门课程。研究领域主要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矿物材料应用开发,注重成果转化,为企业累计创效500余万元。
二、优秀事迹
(一)智慧引路,品德树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郭春彬老师认为教学是高校教师最基本的本职工作。他一直承担材料学院本科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先后讲授《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课程设计》、《陶瓷材料学》、《分析化学》等课程,工作量年均300多学时,超额完成学校规定教学工作量。积极跟相关企业联系,共同申报“三库”建设项目。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本人主持的科研项目活动,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材料设计邀请赛三等奖、全国节能环保大赛三等奖、“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一等奖、辽宁省大学生材料微观之美创意大赛一、二等奖。多次荣获优秀指导老师荣获称号。连续三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获得校优秀论文。
(二)理论创新,实践卓越
主要从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矿物材料应用开发研究。通过系统研究稀土硫酸盐化矿相重构机理和强化机制、复杂盐溶液中稀土元素赋存规律和转化机制,揭示了高铝粉煤灰硫酸盐法矿相重构-水浸过程稀土元素浸出规律,建立稀土元素高效硫酸盐转化-浸出新方法,实现高铝粉煤灰中稀土元素与铝元素的高效协同浸出,为提升我国稀土战略资源供应潜力,推动高铝粉煤灰的绿色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注重成果转化。主持辽宁省首批“揭榜挂帅”项目“微波介质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设计技术研究”,辽宁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指导计划“粉煤灰制备水化硅酸钙绝热材料技术研发与应用”等省级课题5项,企业委托项目5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授权3项,其中2项实现转化,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500万元以上。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Journal of Rare Earths》、《煤炭学报》等行业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三)用心工作,努力进取
作为专业建设骨干教师,协助完成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申报、获批等工作。积极参与第五轮学科评估、本科教学评估、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授权点申请等工作。积极做好专业招生的宣传工作,赴大连、辽阳、郑州等地开展专业介绍与招生宣传,效果良好。
担任无机20-1班班导师,班级30名同学,9人成功考入北京化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校研究生,2人获得国家公派赴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大学留学资助,班级就业率实现100%。班级荣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优良学风班”、“十佳班长”、 “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作为班导师荣获2024年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我最爱的老师”荣誉称号。
担任实验中心副主任,主要负责实验设备维修与维护工作。克服了材料学科实验量大、实验设备种类多、实验场所陈旧等困难,确保全院师生及时顺利地完成各项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不出任何安全事故,出色的完成了省和学校对学院教学、科研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工作;积极参与辽宁省矿物高值化与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申请和信息填报工作并获得良好成绩;积极撰写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设备以旧换新等申请书,为学院争取资金更新设备,保证本科实践教学质量。
矿业智航,教研并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优秀教师矿业学院李建东
一、人物简介
李建东,男,中共党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教师;先后被评校、院“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主要从事采矿工程专业智慧矿山与深度学习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二、优秀事迹
(一)智启矿山,行范教改
李老师怀揣教育的热忱与责任感,致力于革新工作策略,深耕先进教学理念的精髓,不断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他主讲的《矿山数据管理》课程,勇于探索教学模式创新,以学生为中心,融情于教,融合科技、环保、责任等思政元素,传授前沿理论与实践,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共筑师生情感桥梁,同启智慧之旅。同时,将教学实践中的深思与领悟进行凝练,融入教学改革之中,完成校级(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获校级(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此外,他积极投身于学院专业建设,项目团队深入剖析新工科教育背景下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提升等关键要素,主持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深入探讨了互联网+条件下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发表教改论文1篇,项目成果获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同时,他还主编、参编了2部教材,紧密融合行业趋势与教学实践,内容详实、架构清晰,既惠及学生学习,又助力同行教学。
(二)师承教责,研途领航
李老师作为硕士生导师,深知肩上重任,在严谨治学的同时,更与学生建立起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在他的精心指导下,三位研究生已圆满毕业,迈向璀璨人生新篇章。他不仅是学术上的引路人,更是生活中的知己,职业规划的导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探索中绽放自我,收获成长。此外,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并优化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他还主动投身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成功获批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他对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深切关注,也体现了他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教育情怀。
(三)潜心科研,不懈创新
李老师在科研领域主要致力于智慧矿山、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的研究,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新技术在矿业及其他领域的应用潜力,主持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企业委托课题3项,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在此过程中,对成果进行总结凝练,发表3篇学术论文,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
李老师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不忘初心,坚持不懈,立志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高校教师。他深知教育之路漫长且充满挑战,未来将不断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践行初心 日日自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优秀教师机械工程学院李强
一、人物简介
李强,男,中共党员,大连理工大学硕士,东北大学博士,副教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担任机械工程学院科研工作部主任;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获“优秀共产党员”校级荣誉称号,2019年7月到10月期间,于英国牛津大学进行访问学者工作。长期从事难加工材料增减材精密加工研究、重大装备形性控一体化研究,主要教学内容为:《精密与特种加工》、《先进制造技术》。
二、优秀事迹
(一)兢兢业业:坚守教育初心的楷模
李老师坚守教育初心,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外活动中,都极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他常常加班加点,组建学习小组,耐心解答每个学生的问题。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坚守教育初心:那就是无私的奉献、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以及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与责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兢兢业业”四个字的深刻内涵。
李老师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用自己的坚守和付出,展现了一位优秀教师应有的先进性。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投身于教育事业,为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二)以身作则:传承优秀师德的践行者
李老师长期从事难加工材料增减材精密加工研究、重大装备形性控一体化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及EI论文11篇;主持辽宁省省级项目2项,指导研究生5名。然而,他最为人称道的并非他的学术成就,而是他的人格魅力和师德风范。在他看来,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教学工作中,李老师始终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备课充分,讲解清晰,对待学生的问题总是耐心解答,从不敷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定先做到。无论是论文写作还是实验操作,总是第一个遵守学术规范,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
(三)勤奋耕耘: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李老师以其不懈的勤奋耕耘,成为了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其教育理念和实践深受学生和老师们的赞誉。李老师深知,大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地,更是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时期。因此,不仅在专业知识上对学生严格要求,更在课外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在教学上,总是精心准备每一堂课,他的课堂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课后,经常组织研讨会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李老师还特别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兴趣和职业规划,并提供针对性指导。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亲自带领学生团队进行课题研究,培养科研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在他的引导下,许多学生不仅学业成绩优异,还在各类竞赛和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李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成为了学生们心中的引路人。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成长,如何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