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璟,工学博士,副教授,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参加工作,一直奋战在测绘学院教学科研工作一线, 2011年开始担任测绘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2020年担任学院兼职组织员。
他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政治立场坚定,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服从学校和学院党委的工作安排,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他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维护习总书记全党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的崇高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他担任支部书记的测绘教工党支部在2019年被评为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他在工作中爱国守法,为人师表,恪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参加工作15年,他从来没有收取过学生贵重礼品或现金,一些考试不及格的学生给他送香烟,送钱,购物卡都被他回绝。他没有发生任何一起教学事故,没有任何的违法违纪行为,师德师风零投诉,获得了学院师生的认可。
他尊重教师这个职业,只要站在讲台上,就要用心的工作,教学是个良心活,这是他2006年参加工作开始讲课后,系主任王佩贤老师亲口对他说的,这种言传身教深深感染了他,使得他对教学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潜心研究教学特点,针对《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测绘学基础》、《测量程序设计》等专业基础或理论课程,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承担学校首批教与学模式综合改革课程试点的任务,在全校大会上做主题发言,与广大教师交流专业课程教与学模式综合改革的经验。
他具有扎实的测绘学科专业知识,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他的每一位学生,践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测绘学基础》是测绘工程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如何展现专业的美好性和专业教师的良好素质与风貌,吸引学生的专业兴趣,摆在他的面前。他申报《测绘学基础》教与学模式综合改革,为了让学生掌握实验项目,他将项目细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循序渐进,一次集中4学时可以完成的实验项目,他分开做3次,每个子项目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下一次的课堂上,学生小组上讲台分享实验过程和结果,他来总结项目得失,实现了教与学设计的闭循环,展示了教师扎实的专业素质,学生从项目中收获了成果和经验,吸引了学生的专业兴趣。《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是测绘学科公认最难的专业理论课程,他申报了平差课程案例教学法的教与学模式综合改革,引入测绘项目中小型的工程控制网平差计算案例,并拆分为多个计算项目,课堂上提问每一位学生至少2遍以上,或是回答,或是黑板演算一个小步骤的计算,化繁为简,分步实施,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老师一对一的点评学生,老师在关注着、关爱着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校党委宣传部采访他的文章“张恒璟博士:研究性学习的探索者--一位80后教师的师之道”、“测绘学院副教授张恒璟:在教改实践中探索前行”,学校有线电视台《百闻一见》(第十二期)对他的事迹专门报道。
他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坚守教学工作第一线,默默耕耘。主讲本科生的《测绘学基础》、《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测量程序设计》等课程,主讲研究生的《测量数据处理理论》、《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C#》,年均理论教学264学时;负责测绘工程专业《数字测图实习》、《控制测量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任务,年均实践任务9周。他承担并完成的省级教改项目《测绘软件设计与开发》教与学模式综合改革,实现了“三个转变”的目标,真正做到了全过程学业评价模式,使学生的课后忙碌起来,课程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与成果,同时编写了适合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测绘软件设计与开发》课程讲义,已在学生中使用5年。他承担的校级教与学模式综合改革《测绘学基础》和《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两门课程,在教务处组织的年度考评中,连续获得三次A级的评价。得益于长期的教改实践积累,他将《测绘学基础》课程申报为校级金课,大力建设,在2020年成功获批了省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2021年他作为主编又获批煤炭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大地测量学基础》建设项目。截至目前,他在CSCD核心期刊《测绘通报》和《测绘工程》以第一作者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作为副主编的《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参编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应用大地测量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煤炭工业十一五行业规划教材《大地测量学基础》(煤炭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测量平差》(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等行业教材多部。
他对指导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一直坚持周汇报制度,惠和楼415里间是他的研究生工作室,他购置了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和大量的专业书籍,学生采用书面文档或者PPT方式,将一周的学习收获和问题展示出来,他有针对性的点评和辅导。即使在2020年新冠疫情最严重的三月份,毕业设计学生已经下达设计任务,如何保质保量指导学生,使学生能作为一个“合格的产品”走出辽工大,走向社会,他用腾讯视频会议方式,面对面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他有2名研究生要在2020年6月份毕业,2名研究生12月份毕业,视频汇报方式从每周增加到几乎每天,辛苦的付出换来了胜利的果实,2020年他带的10名本科毕业设计顺利通过毕业答辩,4名研究生也顺利毕业取得硕士学位。他积极响应学院党委的号召,与专业学困生测绘15-4班刘柯汎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在2020年疫情期间,他从网上指导,帮助刘柯汎完成毕业设计并顺利通过毕业答辩。
2020年的新冠疫情影响了每一个人,他的工作场所也搬到了家里的书房,两套电脑,三台显示器,外加手机,组成了线上教学硬件系统,腾讯会议和泛雅学习平台作为教学软件系统,按时组织遥感181-2班《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测绘183-4班《测量程序设计》、测绘研究生20级《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C#》三门课程的线上教学,没有落下一节课,顺利实施线上考核,完成学校下发的教学任务。
他在教书育人方面默默付出,不断积累,也收获了老师和学生的认可,被评为校优秀班导师和2017届毕业生最喜爱的老师,荣获校优秀共产党员、辽宁工大第二届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他积极承担科研任务,近两年内,他主持完成了多项省部级纵向课题,包括辽宁省教育厅青年项目、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国防科工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民用部分)外协课题等;目前正负责承担国家级军民融合项目经费106万。他在《测绘学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等CSCD核心期刊发表EI及核心论文二十多篇。他承担多项横向课题,为社会企事业单位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例如葫芦岛市平面坐标系统转换与似大地水准面精化、铁法矿区似大地水准面拟合、阜新城市坐标系与国家坐标系的坐标转换、阜新市清河门区不动产登记补测、中核集团北铀公司矿业权核查、青龙铀矿立井陀螺定向等,获得了辽宁省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阜新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