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先进集体-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全体教师认真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同时在校党委和基础部党总支的领导下,严格按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扎实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加强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了校区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步发展。

一、基本情况介绍

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现有专职思政课教师19人,其中副教授5人,博士学位2人。承担校区本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5门课程,硕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工程伦理》、《人文素养》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

二、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

1、专题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采取“专题”教学授课方式。打破以往一门课程一位教师从头讲到尾的模式,每门课程由几位教师分段完成。让每一位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让课堂更加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2、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在线思政课教育平台。教研室先后有5门课程利用超星学习通建设线上课程资源,以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思想政治理论。以更贴近当代青年人习惯的方式,向广大青年学子传达新思想、树立新理念。

3、“微电影”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利用“微电影”实践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思政课的育人理念,进而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

4、教学成果

在积累丰富教学经验同时,教研室教师在先后在校级和省级教学竞赛中斩获殊荣。2人次先后获得“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青年教学名师”荣誉称号、2名教师的教案荣获全省高思政课“精品教案”。

三、教学与科研并举

在保质保量完成繁重教学任务同时,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水平,以教学促进科研,形成的科研带动教学发展的良性循环,进而提高教学效果的实效性。

2018年至今,先后成功申报省级课题“思政专项”1项、辽宁省教育厅项目1项;完成校级教改结题2人次;校级统战课题2人次;发表学术论文5篇。在研校级项目7项,葫芦岛社科联项目1项。共有2门课程先后4个学期参与辽宁省“跨校选修”修读学分项目,与省内高校协同共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提升。

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1、人才引进。教研室自2018年先后引进青年教师6人次,并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制定完善的培养计划。以传帮带的方式建立“青年教师指导手册”,遴选各学科优秀教师一对一带队,通过助课、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2、进修培训。2018年教研室1人次教师作为国家留基委公派访问学者,前往日本筑波大学进行学术访问交流。2019年教研室3人次参加“全国高校《工程伦理》课程师资高级研修”课程高级研修班培训,夯实了硕士研究生思政课的课程团队基础。2018年、2019年引进的青年教师10人次先后参加“辽宁省思政课教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

3、学术交流。为了提高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学术水平,教研室选派多名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以及学术会议。先后参加“全国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2019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培训及暑假实践教学活动工作方案。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将继续在教学以及科研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摸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政治理论课真正走进学生,走进校园,走进生活。将理论内化为学生的行动指南,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成长夯实基础,构筑灵魂的大厦。

关闭窗口

中国•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版权所有 辽ICP备18005850号

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7号  邮编:123000  联系电话:0418-511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