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先进集体-矿业学院
 

两年来,矿业学院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全院教职工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学院领导班子求真务实、顾全大局,主动谋划、紧抓落实,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两年来,在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学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学校党委工作决策部署,深入推动落实基层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和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不断提升师生思想政治水平。两年来,学院党委积极建设思政学习共同体,下发有关政治理论学习文件62个,进行中心组学习26次。认真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要求,高质量完成主题教育工作任务。认真分析研判学院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和风险点,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带领广大党员师生深入学习新党章和党规党纪,集中学习5次,重温入党誓词4次。积极开展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创新开展“红色讲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共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7项。采矿教工党支部获评2019年度辽宁省优秀党组织。

二、全力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1.教师团队建设成绩显著。采矿工程教师团队获批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露天开采与边坡工程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行业优秀创新团队;锚固力学与巷道围岩控制团队获批辽宁省教育厅高水平创新团队国(境)外培养项目。

2.人才引进成果斐然,两年来引进人才18名。2018年引进澳大利亚五伦贡大学曹晨博士,中煤科工集团高坤研究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侯海海博士,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荣海博士、汪北方博士。2019年引进富向、张军、张振国、高莲凤、颜志丰等5名教授,赵忠海、范超军等2名副教授和2名博士。2020年至目前引进姜聚宇,李广贺,张美长和李小双4名博士。

3.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有了新突破。宋卫华获得获得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能源行业先进科技工作者;韩军获得2018全国煤炭行业青年科技奖和辽宁青年科技奖;齐庆杰教授获批辽宁省优秀专家;李胜教授受聘辽宁省特聘教授;韩军教授、王东教授获批辽宁省高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朱志洁副教授获批“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汪北方、侯海海、李强等3名教师入选省第十三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朱志洁、付文钊两位青年教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分别到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和英国伯明翰大学开展访学工作。

4.教师在学术组织和行业企业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10余名教师获聘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等国内外学术组织担任职务。教师获聘《煤炭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等学术期刊担任科学编辑、青年编委、青年专家等职务。1名教师获聘辽宁省矿业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2名教师获聘辽宁省矿业类教指委委员。部分教师获聘省市局各层次专家职务。

三、一流学科建设成果显著

1.矿业工程一流学科建设持续推进,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基础建设,开展标志性成果培育和产出。完成矿业工程辽宁省一流学科3项重大标志性成果,完成了4项重大标志性冲击成果。矿业工程一流学科在2018年度辽宁省一流学科绩效考核中获评为良好。

2.4个学位授权点通过合格评估。完成了2个博士点以及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合格评估工作。

3.实施了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申请工作。共有18项矿业工程相关学科项目申报,充分体现了学科群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发展。

4.与大同煤矿集团联合申报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牵头申报了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5.获批辽宁省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与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共建深部冲击地压灾害山东省工程实验室。申报了国家煤矿深部开采与冲击地压防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北分中心)。采矿工程实验室被辽宁省列入首批全省开放共享实验室;仅矿加实验室本年度为材料、环境、安全、土木等学科提供检测服务数超过800个/次。

6.加强学术互动交流。邀请加拿大劳伦森大学Ming Cai教授,捷克科学院Petr Konicek教授、Vlastimil Kajzar研究员,中科院郑国东研究员、潘鹏志研究员,东北大学张希巍教授、张一敏教授,中煤科工齐庆新研究员、潘俊锋研究员等10余名国内外专家到校开展学术交流。

四、科研产出量质并举

1.省级科研团队。“煤矿动力灾害防控理论与技术”科研团队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

2.科技成果获奖。2018年获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2019年有6项成果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技术鉴定,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得辽宁省科技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3.项目申请获批。两年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辽宁省科技厅科研项目4项、教育厅科研项目6项。

4.科研经费到账。2018年新增科研经费1895.14万元。2019年新增横向科研项目合同经费3354万元;新进科研经费1492万元,其中横向项目经费1341万元,纵向项目经费151万元,专任教师人均科研经费25万元。2020年至目前横向合同经费1381.4元,到账经费855.38元;纵向合同经费85万元,到账经费69万元。

5.学术成果数量。两年来,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其中SCI论文64篇;出版著作8部;授权发明专利24项。

五、教学工作稳步推进

1.采矿工程专业获批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采矿工程专业完成辽宁省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建设中期考核;采矿工程专业获批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和辽宁省高校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

2.采矿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3个专业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3.完成了4个专业建设3年(2019~2022)规划,明确了专业建设的目标和实现途径。

4.立项建设8门院级“金课”,《煤矿综采工艺虚拟仿真教学实验系统》获批校级虚拟仿真金课,《岩土锚固与支挡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获批校级线下金课。

5.依托辽宁煤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开发的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工艺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被推荐为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选煤工艺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被推荐为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6.继续实施本科生海外实习实践项目。两年来选派20余名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生到澳大利亚开展为期两周的海外实习实践。选派6名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到俄罗斯开展为期两周的海外实习实践,实现了本科专业海外实习全覆盖。

六、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和合作

1.围绕学科优势方向和和特色领域,积极举办相关学术会议,增进学术交流,增强学科影响力。主办了“2018国际智慧矿山创新论坛”,该论坛被列入第20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专业论坛,是深圳高交会最具影响的专业学术论坛。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协办国际会议“第三届煤矿动力灾害国际学术会议(201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ynamic Hazards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与东北大学联合主办了“2018全国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建设年会”。举办了2019年度露天开采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讨会、中国科协第372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暨第五届煤炭行业青年科学家论坛、2019国际智慧矿山创新论坛,作为协办单位举办了第四届国际煤矿动力灾害防治研讨会。

2.围绕“一带一路”战略与沿线国家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合作。2018年接收培养乌兹比克斯坦硕士研究生17名;与巴基斯坦安格鲁公司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培养越南留学生11名。2019年招收了18名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10名俄罗斯留学生,3名越南留学生,为越煤集团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技术骨干人员培训。

七、学生工作成绩显著

两年来,学院学生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著提升,服务学生成长发展措施扎实有效,学风建设质量有较大进步,成绩突出,效果明显。

  1. 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团队,并获评2019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太阳石之光团队”荣获2018年辽宁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学生党支部获评阜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顾琳凯同学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党员。

  2. 获评2019年度校五四红旗团委,2020年度校先进团委;获评2018年度校宿舍管理先进单位;获评2019年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3. 两年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均达到99%以上,在辽就业率达到70%以上,有62名学生考取了研究生.

  4. 院绿荫服务队荣获校五星级社团;在“三走”活动中获得“优秀学院”荣誉称号;在校首届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金奖;3名学生荣获校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

    5.本科生在各级各类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中荣获国家级竞赛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8项。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矿业人正以奋进者的勇气、追求卓越的智慧,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断开创学院建设发展的新局面!

关闭窗口

中国•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版权所有 辽ICP备18005850号

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7号  邮编:123000  联系电话:0418-5110276